移植配置项到CMDB

CMDB就像一个决策工具,在影响和根本原因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。CMDB涉及IT环境中的各种实体,如何将有意义的实体移植到CMDB,构建一个高效、实用的信息架构库,对每个IT管理人员都是一种挑战。如果事无巨细,构建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CMDB,势必影响决策分析的效率。

以下将一步一步地引导您,如何鉴别基础的配置项,如何将它们移植到CMDB中。

配置项移植到CMDB的步骤

要设计简洁、高效、实用的CMDB,可重点关注所要的配置项的属性及关系,列出需要的配置项,并将它们的数据导入到CMDB中。

步骤 1: 缩小配置项的范围,精简配置项列表

第一步要鉴别IT环境中,关键业务所涉及的配置项,然后对它们进行归类,定义相应的配置项类型、每个配置项所关心的属性以及不同配置项之间的关系。这些属性及关系将在服务目录管理、问题及变更等管理流程中起重要的作用。 

常见的配置项列表包括:

    • 业务服务

    • 硬件信息 ( IT及非IT资产,组件)

    • 软件信息 (安装在服务器/工作站上的应用、操作系统、数据库等)

    • 部门

    • 文档 (许可协议、合同、租赁协议等等)

    • 用户及支持组

注意: 并不是所有软件都认为是配置项,只有属于某种配置项类型(如:服务器、工作站)之中,已安装的可管理软件,可以认为是一种配置项。

步骤 2: 移植配置项的数据

在规划好配置项列表,定义好配置项的属性及关系之后,就需要将被管的配置项数据移植到CMDB中。ManageEngine ServiceDesk Plus提供多种方式来移植配置项到CMDB。

移植工作站/设备

移植用户/技术员

移植其它配置项,如:IT服务、业务服务器、部门等

注意: 请确保您的CMDB的配置项信息能得到及时更新。

 

步骤 3: 创建信息模型

 

只有将所有数据导入后, 并且为各个配置项之间建立相应的关系之后,才能说完成了信息模型的创建。在使用步骤2,移植配置项数据时,将自动鉴别配置项的类型,并为它们建立相应的相互依赖关系。您可以通过关系图来查看配置项间的关系。

Back to Top